冰封边境涌春潮 北疆青年开新局

文章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25-04-25浏览次数:10

2023年2月,乘着“一带一路”建设十年再出发的东风,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立足多年跨境物贸领域深耕积淀,战略性整合跨境物流枢纽、贸易双循环网络、供应链服务体系等核心资源,组建黑龙江省交投国际物贸集团。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北疆热土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以“开疆拓土”的闯劲,肩负起服务国家向北开放战略使命,在跨境产业链优化、畅通国际物流、创新边贸模式等攻坚任务中挺膺担当,在冰天雪地间书写着服务向北开放大局的青春答卷。

拓宽跨境生态圈

构建双循环格局当公司初创团队踏上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冻土时,迎接他们的是零下42℃的极寒与简陋的临时板房宿舍。团队在境外沿途公路啃着冻硬的面包夹咸鱼,用脚丈量出跨境贸易的突围之路。面对零基础、零渠道、零经验的三重压力,这群青年以“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前沿突破”的魄力,打响从零到一的破冰之战:与俄铝、俄天然气、俄石油等能源巨头建立战略对话机制,与VTB银行、莫斯科信贷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搭建资金融通渠道,携手FESCO远东船务等物流龙头企业完善跨境物贸体系。同步联动俄罗斯联邦多个州区及省内15个地市政府搭建合作平台,形成了以头部企业为支点、以跨境资源为纽带、以政企协同为保障的全方位合作格局。成立至今贸易版图扩展至九类领域:从最初的木材大宗贸易到汽车整车出口,从钢材、沥青等基建物资到小家电,从传统边境贸易发展到海外仓等新业态,逐步构建起“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的双向循环体系。这支充满闯劲的青年队伍既奔波于一线洽谈业务、追踪货物,又精准梳理台账、把控风险,从最初年营收不足3亿元到第二年突破35亿元,用青春热血浇筑出跨境贸易的“先锋引擎”。

图片

智启数字新引擎

激活外贸加速度

“向北开放”的深入推进,既需要传统物流通道的持续发力,更离不开数字生产力的创新支撑。面对黑龙江缺乏专门的对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政策资讯不清、收汇渠道不畅、风险合规难控”的困境,40余名青年技术骨干主动请缨,在14楼封闭研发区立下“百日攻坚”军令状,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昼夜跳动,键盘敲击声与算法辩论声此起彼伏,这支青年团队以“任务不完结、灯火不熄灭”的韧劲,历经43轮高强度压力测试,突破跨境数据流动技术壁垒,自主搭建起“市场服务+增值服务+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支撑体系服务对俄贸易。

2024年7月30日,凝结着青年智慧结晶的“龙贸通”平台上线试运营,首日便吸纳超过150家客户、120家合作服务商、近10家金融机构入驻。这个兼具“烟火气”与“未来感”的平台,不仅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实现跨境物流、清关和运踪查询的智能化操作,还通过优化的操作流程,让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折腾”。一位经营俄货二十载的老商户,在亲眼见证平台一键完成报关报检、物流仓储、轨迹查询等全过程状态查询后感慨:“以前一单货要打十几个电话,现在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图片

破冰物流战隘口

锻造北疆先锋队

2024年初春,哈尔滨尚未褪去寒意,跨境物流团队已迎来一场硬仗——中俄班列运力缺口突破警戒线。彼时,我国唯一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整车制造项目“云枫汽车”亟需每月出口数千台汽车,但既有班列运力仅能满足九分之一的需求。

“铁路计划就是生命线!”青年团队咬紧牙关开启“破冰行动”。在省汽车专班统筹协调下,根据实际运输需求动态调整运力配置方案和发运安排,同时深化与铁路部门合作,持续优化中欧班列开行方案,创新“出口贸易+保税仓储+中欧班列”一体化服务模式,协调海关首次试点“分送集报”业务,将车辆集中入区申报时间缩短20%,整体通关效率提升30%。至2024年6月,哈尔滨-莫斯科班列实现“三日一班”稳定开行,运能提升40%,成功护航“中国制造”驶向欧亚腹地。

同年10月,俄罗斯车辆报废税政策调整引发“抢运潮”,满洲里口岸集装箱滞留量激增3倍,过境时长最高延长至120小时。青年团队连夜组建物流攻坚专班,多措并举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创新推出“4+9突围”方案:打通满洲里宽轨出境、JSQ铁路笼车等4条物流新通道,设计“绥芬河-乌苏里斯克-莫斯科”铁公铁联运等9条多式联运线路。45天高强度作战后,团队成功开行76柜全国最大编组班列,创下单日放行200柜的过货纪录。

图3.jpg

扎根口岸筑基石

谱写富民新篇章

在绥芬河铁路口岸昼夜不息的汽笛声中,一支平均年龄31岁的青年团队正重塑边境贸易的脉络。作为全国首个铁路互市中心,富民铁路互市贸易园区将通关时效压缩至24小时内,让“钢铁驼队”的轰鸣声化作边疆发展的强劲节拍。“铁路互市+边民合作社”模式累计服务边民超125万人次,实现互贸交易额近20亿元,完成过货量43万吨,当满载商品的列车疾驰而过,冰封的边境线上悄然生长出一条“以贸促产、以产带民”的产业链:跨境物流车队在口岸穿梭,加工园区机器轰鸣,商贸展销中心人声鼎沸,边民们从“守着国门过穷日子”转变为“靠着口岸奔好日子”,国家战略真正落地为边疆振兴的蓬勃生机。

当互市贸易的活力注入边疆热土,兴的是产业,富的是百姓,稳的是国门。这群北疆青年用智慧与汗水浇筑的,不仅是覆盖跨境物流、加工制造、商贸展销的全产业链生态,更是一条连接“大国开放”与“万家灯火”的坚实桥梁。在这条向北开放的征程上,每一车货物的流动、每一位边民的笑容,都在诉说着“以贸促产、以产带民、以民稳边”的时代故事。

图4.jpg从初创期的星火微光到如今的青春方阵,物贸青年用实践印证:当青年智慧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冰封的边境线也能涌动开放春潮;当赤子之心呼应时代召唤,北疆的热土处处都是建功立业的战场。在这片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开放热土上,物贸青年正以更坚定的步伐,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在服务“向北开放”的征程上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向北方,拓新局,让青春足迹印刻在祖国向北开放的最前沿!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