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青少年爱国守边的思想根基
传承红色基因。承办省级示范活动,举办“红领巾爱祖国”黑龙江省庆“六一”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暨“‘童’走戍边路,共抒爱国情”鸡西市示范性入队仪式。组织边境县(市)广泛开展宣讲活动,以播放视频短片的形式组织社区青少年观看。依托团属新媒体发布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5期,引领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家国情怀。
发挥榜样力量。大力宣传各族青年扎根边疆、守边护边的感人事迹,在“黑龙江共青团”微信公众号推出专题文章。邀请优秀青年代表搭配组成宣讲阵容,深入高校、机关、社区等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典型百场宣讲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黑龙江工业学院为团员青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组织虎林市第三小学与广西上林县团委开展线上“云队课”,与新疆、云南等地团组织开展“这个六一交个朋友吧”书信手拉手活动。
完善青年参与戍边护边的体制机制
创建“墨都边疆耀青春”团建品牌。联合组织部门制发《创建“墨都边疆耀青春”团建品牌工作方案》,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同时配套印发《关于创建“五好”团支部的实施方案》,打造团组织拿得出、叫得响、特色强,有一定吸引力、影响力和实践价值的“五好”团支部18个。以点带面、有效融合,推动各领域团建工作“活”起来、团建品牌“强”起来。
深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建20余支实践团队,在暑假时间奔赴省内外多个县(市、区),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活动主题开展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学生特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全市募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岗位800余个,鼓励大学生回乡服务,让青年与家乡双向奔赴。2024年4月,推荐团密山市委在2024年“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培训班上交流发言。通过团属公众号、网格员等扩大宣传面,在全社会营造形成“爱家乡·返家乡·建家乡”的浓厚氛围。
助力边境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专项,将岗位倾斜至边境县(市、区)基层单位,充实边境一线人员力量,在岗人数172名,位居全省前列。指导边境县(市)团委组建由青年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等组成的青年护边志愿队,依托边防大队进行培训后开展巡边戍边志愿服务活动。
助力边境地区服务青年提质增效
丰富活动载体。2023年、2024年连续承接“伙伴计划”示范项目8个。在2023年度项目绩效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个;在财务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3个。2024年组织召开工作调度会3次,县级团委与街道、社区党委召开项目联席会议3次,实地督导8次。社会组织在服务社区共开展思想引领、陪伴辅导、身心健康提升等各类服务379次,服务10466人次青少年,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250小时。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开展保护母亲河“河小青”净滩专项行动,依托“巡河宝”小程序开展“保护母亲河——净滩活动”10余场,50余人次参加,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开展“保护母亲河”植绿护绿活动6场,栽种树苗300余棵。开展“绿色低碳美丽中国”节能低碳宣传活动,向广大青少年和市民发放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小窍门等方面的宣传资料100余份,讲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低碳生活小常识等相关知识,倡导市民群众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品牌。指导鸡西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承接民政部门2024年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实践教育基地,打造示范性高品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品牌,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