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物探公司积极实施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创新性、开拓性和探索性研究,加速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优秀人才,为东方物探公司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动力
以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为抓手,依托科技管理部门和各二级单位集中管理,为青年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充分激发青年创新动力。
导师负责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根据制度规定,项目有两位本专业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担任技术指导,才有资格申请基金,这既有助于提升项目的成功率和质量,又可助推业内专家对青年进行技术指导,更可以有效地促进青年技能与业务水平的提升。
资源倾斜是创新研发的坚实保障。根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当下需求以及相关学科的技术发展趋势确定资助领域和方向,按照项目类型分类自主核定科研经费,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开展。2023年,东方物探公司设立24个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金额超300万元。
激励机制是鼓励创新的长效举措。将项目年度考核奖励列入经费预算,按实际贡献对项目人员进行奖励,提高了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同时,提供了参加如欧洲地球科学家和工程师协会(EAGE)年会、国际应用地球科学与能源(IMAGE)年会、中国石油物探学术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大大拓宽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国际视野,不断激励青年人才开展创新性研究。
强化创新转化,释放创新活力
扎实开展项目跟踪和监督,确保项目质量。组织项目负责人定期向科技管理部门和依托单位报告项目的研究进展、阶段成果和经费使用情况等,准确了解项目状态,及时进行指导纠偏,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目标和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持续进行项目管理和评价,优化研究方向。对项目进行集中验收,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包括对研究成果的评估,也包括对项目团队工作流程、管理效率和创新实践的全面审视。
大力推动成果转化,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对优秀成果加大关注力度,协调相关单位加快进行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度井震联合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及储层定量表征》对标世界一流软件,完全自主研发3项高精度地震反演技术,解决了油田急需薄储层和非均质储层预测生产难题,推动物探高精度地震反演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培育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力
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勇于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对优秀创新人才进行定制培养,激励员工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创新过程中的挫折与失利。青年科技人员宋家文在中青年创新基金的支持下,成立了“宋家文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创新研发了陆地可控震源、海洋节点高效混叠采集处理技术与软件,采集效率提升3倍,支撑东方物探公司中标全球最大物探项目,先后获得“2020年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第十三届河北省国资委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4年第20期(中国石油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