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指出,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还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选择游泳、慢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它们能够明显改善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血液生化指标,还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
为达到减重的目的,建议有氧运动要持续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过程中的强度一般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至70%。
《指南》建议,肥胖儿童青少年应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日常膳食要做到食物多样,吃饭八分饱。
肥胖儿童青少年食养要遵循首重脾胃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施食。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特点,儿童青少年要选择适宜的食物,因地制宜进行食养。
养成健康饮食行为是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重要途径。偏食、过食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易导致儿童青少年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常、痰湿停聚,增加肥胖风险。
肥胖儿童青少年进餐时建议先吃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同时还要控制进餐量和进餐时间,少吃高油、高盐、高糖的过度加工食品。
定期监测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指标,分析动态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趋势并采取有效措施。各方应鼓励肥胖儿童青少年测定体成分,明确肥胖特征。
肥胖儿童青少年建议每周测量1次身高和晨起空腹体重,制定体重管理目标,通过参与、言传身教等方式鼓励肥胖儿童青少年做到平衡膳食、科学锻炼,形成能够长期坚持的健康行为习惯,逐步达到健康体重。
要达到预防和改善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超重的目的,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营养教育,向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传播肥胖预防控制相关营养健康和传统食养知识技能,包括肥胖的原因、不良影响、干预措施等,同时避免肥胖歧视。
另外,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预防儿童超重或肥胖,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家庭应制定促进睡眠的干预措施,适当延长儿童青少年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