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开学后的体育课这样上

文章来源:体育教研部发布时间:2024-09-14浏览次数:10

敬业的体育老师们
新学期已经开启
2024下半年开学后的体育课这样上……

一、了解学生身体状况


确保学生秋季学期返校后的体育课教学安全,学校应对学生的体能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摸查,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和运动能力测试,排除隐患,做到安全第一。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能特点和运动习惯等,制订个性化的体育锻炼方案。

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不仅要保证外部环境的安全,如确保场地的适宜性、周围建筑的安全性、运动人数的合理性等,而且要做好自身安全的准备,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做好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拉伸等。


二、做足课前教学准备


新学期伊始,为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摆脱假期综合症,需做好课前准备。
1.根据天气情况选择上课环境、制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水平合理安排运动量。
2.提前告知学生家长体育课需要准备的衣服、运动鞋、水杯等。
3.提前叮嘱家长监督学生上课当天吃早点或准备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空腹运动。

三、体育课堂常规要求


新学期第一节体育课,体育老师要重点强调并宣讲课堂常规要求,制定奖惩机制,帮助同学们养成好习惯,遵守课堂纪律。

一个制度:

上课时,体委要告诉老师班上同学身体情况和思想动态,上课前要布置好场地器材,课后整理收回器材。凡因病、事假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体育委员应向老师说明情况,并记入考勤。


三个必须:

1.提醒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2.学生因病、事不能参加体育课时,必须向体育老师说明情况并请假,或者有班主任签字的假条。

3.课上必须按照老师安排的内容进行练习,服从老师指导。


六个不许:

1.不许迟到、早退或无故旷课。

2.不许带帽子、围巾和尖利物品或者妨碍活动的物品上课。

3.不许随意移动已布置好的体育器材。

4.未经老师同意,学生不许擅自离开教学区域,横跨跑道。

5.要认真练习,不许打闹说笑,自主练习时不要做危险动作,严防伤害事故发生。

6.上课时不许把书本、杂志、手机等物品带进课堂。

课前常规:

1.整理好服装,并提前排队带到上课地点。

2.体育委员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上课集合地点。

3.值日组按照老师要求准备场地器材。

4.天热易渴,天冷易上厕所。提醒学生课前做好上课准备,并养成习惯保证体育课的良好秩序。


课上常规:

1.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下达“立正”,“报数”等口令, 然后向老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老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与要求。

2.迟到的学生,要喊“报告”,经老师允许方可入列。

3.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注意听课,细心观察,积极主动练习,认真进行保护、帮助,严防发生伤害事故。

4.要爱护体育器材,丢失或有意损坏器材者要赔偿。

5.按规定参加考核,缺考或不及格者必须补考。

6.下课前要认真做整理活动。老师要集合全班学生,进行放松。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评价,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听“下课”口令后方可带队回班。


课后常规:

1.课后值日组归还器材。

2.课后要排队回班级。

3.课后不要大量饮水,并为下节课提前做好准备。


四、强调体育锻炼意义


很多同学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仅停留在应对考试、拿高分层面,体育老师在精神层面的影响不可少。

1.介绍体育锻炼首要目标是强身健体,疫情常态化,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锻炼和不锻炼是有很大差别的。

2.强调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缓解眼部疲劳等方面作用。

3.介绍团体性体育活动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团队协作。

4.科普体育锻炼可助于学生们的心理建设,能够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5.讲解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大脑发育,可间接促进其他科目的提升。

6.说明学生从运动中取得的成就可帮助形成自信心,继而认可自我价值。


五、将快乐带进体育课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着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明确目标,制定“奖惩机制”,让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提升主动学习意识。
2.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如:游戏、比赛等,丰富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兴趣。
3.体育老师也可通过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六、做好运动前后准备


体育课上,带领学生充分做好运动前后的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1.运动前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直到微微出汗再进行正式锻炼。
2.教会学生改掉运动时大口呼吸的习惯,采用鼻腔或口鼻腔混合呼吸法。
3.教会学生运动后通过慢走、拉伸等方法进行放松,待心跳平稳后再停下来休息。
4.提醒学生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不要大量饮水,饮水匀速小口即可。
5.春秋季多风,提醒学生及时擦汗并穿好衣服保暖。
6.提醒学生运动后,不要立即停下休息、不要马上洗澡、不要盲目进食、不要骤降体温等。

七、检验假期作业成果


验收假期运动成果,便于老师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1.开展学生体育技能大赛,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热情。
2.组织体能抽查测试,检测学生假期锻炼成果。
3.策划假期体育作业展,展示学生假期坚持完成体育作业的风采。

八、安排体测成绩查询


提醒学生及家长查询历年体测成绩,更好地了解自身薄弱项目,科学提升。

1.安排学生家长查询体测成绩,全面了解各体测项目的成绩及数值。

2.告知学生家长各体测项目评分标准、总分评定等级,通过日常锻炼完成自检自测。

3.提醒学生家长深入了解历年变化趋势、综合素质评价等个人数据,通过日常锻炼取长补短,科学提升。


九、布置日常体育作业


日常体育作业旨在督促学生锻炼,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增强学生体质。

1.合理安排运动量,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应该适中。

2.根据学生水平,安排适宜锻炼项目。

3.强调日常运动安全,做好安全防护。

4.布置日常体育作业做好家校沟通。

5.日常体育作业应以趣味性为主,选择能够独立完成、形式多样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