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不少运动员告别专业队,选择退役。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刚退役时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该往哪里走。而两位排球姐妹花退役后通过努力在各自领域都有所收获,找到了她们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赵啸雷曾是一名专业队的二传,2022年因为伤病选择退役。退役后的赵啸雷发现只会打排球不足以面对和融入社会,所以她努力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来提升自己。
赵啸雷在比赛中。
因为自身伤病原因,她选择运动生物力学作为研究方向。在学习上,赵啸雷把运动员的韧劲和能吃苦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她说:“竞技体育和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很公平,自己辛勤努力学到的都是自己的,一定会有用得上的一天。”起初,赵啸雷感觉到自己理论知识欠缺比较多,所以她在课后一有时间就去看文献,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遇到问题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
赵啸雷在进行足底压力实验数据收集。
2023年赵啸雷参与了中国橄榄球队集训,当然她不是作为队员,而是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对橄榄球运动员训练时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控。她说:“虽然我不是橄榄球运动员,但是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有共通的地方,能够把自己的运动经历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为队伍作出贡献,真的非常开心。”
赵啸雷参与排球技术统计工作。
在自己熟悉的排球领域,赵啸雷也主动完成角色转变。在专业队时,她曾看到教练员做技术统计,觉得很酷,所以在校读书期间她报名参加了技术统计相关的培训,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从女排运动员到排球技术统计人员的转型。她说:“我很喜欢探索新的领域,学习新的东西,对我来说这都是宝贵的经历。”
刘昕格在训练中。
00后的主攻刘昕格因为队伍解散加上自身伤病原因无奈选择退役。在队期间刘昕格就保持着学习英语的习惯。她会利用每周休息时间去外面的培训班和外教练习口语。从一开始的完全听不懂,到后面可以流利沟通,她付出了很多。
刘昕格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志愿工作。
刘昕格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发言。
退役后,刘昕格来到北京体育大学就读,转变身份后的她开始在校园里闪闪发光。本科期间她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还被评为学校的“十佳志愿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读大四时,她在雅思考试中得到了7.5的高分。这些对于一名退役的专业运动员来说可真是不简单。本科毕业后,刘昕格又以优异成绩保送读研。她说:“未来希望能出去读博,看看国外的体育是什么样的。”


赵啸雷和刘昕格坦言,“专业运动员退役下来肯定会有迷茫的时候,如果没有长期的目标,那就脚踏实地先把每一步走好,把每一件事做好。训练、比赛的压力我们都能扛过来,学习上一定也可以。”
其实,退役运动员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关键是不要抵触学习新的东西,要发扬运动员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激发自身更多潜能,走上新的岗位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