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结束的2025南京室内田径世锦赛上,来自瑞典的撑竿跳高名将杜普兰蒂斯以6.15米的高度再次问鼎,他的一次次助跑、起跳、过杆,引发观众阵阵欢呼和掌声。在运动员休息等候区,堆着很多管状器材,这些是运动员自带的撑竿。像这样的撑竿,每人要带5至7根。
与撑竿跳高项目类似,还有一些项目需要运动员自备自带器材。一方面,一件趁手的“武器”对于运动员极为重要;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公平,运动员的自备器材要面临严格的赛前检测。
本期下午茶,让我们走进那些需要自备器材的运动项目,看看组织机构是怎样做器材检测的。
参加撑竿跳高比赛的运动员,会携带适合自身水平、体重、握竿习惯的撑竿参赛。比赛时,运动员还可以根据自身状态、天气状况、跑道条件等选择撑竿。赛前,一般需要对撑竿进行规格检查、弹性检测和表面质量检查。
通常,成年男子使用的撑竿长度为4.50米至4.52米,直径为28毫米;成年女子比赛的撑竿长度为4.00米至4.02米,直径为25毫米。撑竿重量一般在2.25千克至2.50千克之间。
用专门设备或检测方法对撑竿的弹性进行检测。撑竿的弹性必须符合国际田联相关规定,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安全。
查看撑竿表面是否光滑、平整,有无裂缝、毛刺、变形等缺陷,避免影响运动员的持握和起跳,并确保安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自己的撑竿坏了,可以借用其他人的撑竿上场比赛吗?
答:当然可以了!2019年卡塔尔田径世锦赛法国选手罗曼琳将自己的撑竿借给瑞典选手本特松的故事就成为了体育赛场上的一段佳话。

对于击剑运动员来说,出去比赛一趟也是要大包小包齐上阵。击剑运动员的装备主要包括武器、服装和护具三个部分。
长度和重量
花剑全长不超过110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佩剑全长不超过105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重剑全长不超过110厘米,重量不超过770克。需要使用标准量具和衡器进行检测。
硬度和弹性
通过专用仪器检测,确保剑身具备合适的刚性和弹性,保证比赛中的性能稳定。
剑尖压力
花剑剑尖压力应在500克至900克之间,佩剑和重剑的压力一般不超过750克。使用压力测试仪检测,保证剑尖在有效击中时能准确触发计分系统。
材质与厚度
击剑服通常采用高强度、耐磨的面料,上衣厚度至少为0.7毫米,金属衣厚度不少于0.2毫米,以提供足够的防护。通过触摸、观察和测量工具进行检测。
金属衣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确保与武器、面罩、计分系统正确连接。使用专业的导电测试仪进行检测。
(检测成功后还要盖个戳呢!!!)
防护性能
面罩的钢丝网眼应均匀,直径不超过2毫米,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通过冲击实验和测量工具检测。
导电性:与金属衣类似。
视野与舒适度
检查面罩的视野是否清晰,佩戴是否舒适,有无影响运动员视线和行动缺陷的情况。
一把熟悉的球拍有利于乒乓球运动员充分发挥水平,而任何球员在上场之前首先需要通过器材检测。乒乓球比赛器材检测主要包括:球拍检验、球的检验、球鞋检验和服装检验等。这里只介绍球拍检验部
检查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是否符合国际乒联规定。一般来说,球拍的大小没有严格限制,但必须是平整、对称的。
检查球拍覆盖物的厚度、硬度和弹性是否符合规定。国际乒联对球拍覆盖物的颗粒胶粒密度、海绵厚度等均有明确标准。
检查底板的材质、结构和厚度。底板应平整、坚硬,且不得有任何影响击球性能的缺陷。
在冬季项目中,钢架雪车是最惊险刺激的项目之一。为保证运动员的安全与比赛的公平,器材检测主要从车和滑轨、人车重量和其他装备等方面进行。
车:原则上,所有比赛轮次必须使用同一车。若车损坏无法立即修复,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更换。赛前仲裁委员会可对车进行材料抽检,并加贴官方认证标签。替换车需在当轮比赛后立即复检。
滑轨:官方赛事仅允许使用符合官方标准的滑轨。滑轨钢材成分和硬度可随时检测,仅允许通过切削调整几何形状,禁止添加任何材料(基座和支柱除外)。此外赛前还会用电子测温仪检测滑轨温度。
钢架雪车+运动员总重要求:男子≤120kg,女子≤102kg;钢架雪车自重:男子≤45kg,女子≤38kg。
注意⚠️⚠️⚠️仅允许通过配重块调整重量(固定于车架/底板),禁止人体配重。
头盔:强制佩戴符合官方认证的头盔,2026-2027赛季起需通过6.8m/s冲击测试。禁止附加空气动力学组件,仅允许有限尺寸的贴片和缓冲垫。
鞋类:鞋钉须呈刷状排列,直径≤1.5mm,长度≤5mm,每鞋≥250钉,禁止改装鞋底或加装覆盖物。
服装:比赛服需贴合身体自然轮廓,禁止任何空气动力学设计或内部填充物。连体服若带兜帽,必须全戴或完全移除,禁止折叠或缝制。
短道速滑以其独特的观赏性引人关注,运动员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前提之一便是赛前做好器材装备检验。短道速滑的器材检验主要包括对冰刀、冰鞋、头盔和服装的检验,只有完全达标,运动员才被允许在冰面上发起冲锋。
刀刃:检查刀刃是否锋利、笔直,有无缺口、裂纹或磨损不均匀的情况。使用专业测量工具,如卡尺等,测量刀刃的厚度和宽度,确保其符合标准。
刀体:查看刀体是否有弯曲、变形,刀身与刀柄的连接是否牢固。通过磁力探伤等方法检测刀体内部是否存在肉眼难以察觉的裂缝,防止比赛中出现刀体断裂等危险情况。
安装:确定冰刀安装在冰鞋上的位置是否正确,角度是否合适,螺丝是否拧紧等,保证冰刀与冰鞋连接稳固,运动员滑行时能准确地控制冰刀。
鞋面:检查鞋面材质是否有破损、撕裂,尤其是鞋头、鞋帮等易磨损部位。同时查看鞋带是否完好,长度是否合适,确保能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包裹性和支撑力。
鞋底:鞋底应平整,与冰刀的贴合面要紧密,不能有松动或间隙。检查鞋底的硬度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证运动员在滑行时能有效地传递力量。
外壳:检查头盔外壳是否有裂缝、变形或损坏,其材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在运动员发生碰撞时保护头部安全。
内衬:内衬要柔软、舒适,且固定牢固,吸汗性能良好。同时,检查头盔的佩戴系统,如调节带等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头盔能紧密贴合运动员头部,不会在比赛中晃动或脱落。
紧身衣:检查紧身衣的材质是否符合规定,应具有良好的弹性、透气性和减阻性能。衣服表面应光滑,无褶皱、破损,确保能帮助运动员减少风阻,提高滑行速度。
防护装备:检查防护服、护膝、护肘等防护装备的完整性和防护性能。防护服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冰刀的划伤,护膝、护肘等要能有效缓冲碰撞时的冲击力,保护运动员的关节。
此外,运动员使用的手套等装备也需通过相应检查,确保其符合比赛规则和安全要求,能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辅助和保护。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性能良好、合乎规定的器材装备
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助力和伙伴
而必不可少的赛前检测环节
确保了赛事的公平和精彩
你还知道哪些项目比赛器材的相关知识和故事
一起来讨论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