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世锦赛正在首都体育馆上演
看过比赛的观众都知道
短道速滑的胜负有时只在千分秒之间
速度可达50公里/小时
(城市主干道机动车限速
一般在40-60公里/小时)
一起来看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一骑绝尘
夺得男子500米冠军的高光时刻~
速度可比短道速滑快多了
可达百余公里/小时
而且还要操控车子来比赛
可体验“贴地飞行”的感觉
每一个0.01秒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请大家把“炫酷”打在公屏上!
在介绍项目之前
下午茶想和“茶客”们来一个小小的互动
答案稍后在文中揭晓~
场地:体验高速过弯的刺激

作为有“冰上F1”之称的项目,雪车和钢架雪车的滑行速度都很快,钢架雪车的最高速度约130公里/小时,雪车的最高速度可达150公里/小时。
如果你对这两个数字没有概念,可以类比一下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客车。我国小型客车在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一般为120公里/小时。也就是说,雪车和钢架雪车运动员在滑行中会体验到在高速公路飙车的感觉。不同的是,高速公路一般为海拔落差不大的直道,而雪车和钢架雪车赛道有高度差和弯道。
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为例,赛道全长1975米,高度差约150米,由16个角度、倾斜度都不同的弯道组成,其中第11个弯道为全球独具特色的360度回旋弯道。
赛道的建造是一项技术复杂、成本高昂的工程,涉及多学科协作和尖端技术应用。目前世界上还在投入使用的赛道只有10余条。不同赛道有不同特色,要想滑出更快成绩,运动员需要提高对赛道的熟悉程度。
区别:教你区分雪车、钢架雪车


首先揭晓前文的选择题答案,答案是:B.雪车!
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区别雪车和钢架雪车,那就是:雪车有方向盘和制动器,并且是一个密闭空间,而钢架雪车的外形类似于平板手推车。
雪车也称“有舵雪橇”——19世纪末,瑞士人在雪橇上安装了一个转向装置,创制了雪车。现代雪车车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或高强度铝合金制成,兼具轻量化和抗冲击性,类似子弹的尖锐前部设计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空气阻力。
运动员手推雪车奔跑启动获得初始速度,推行距离约为50米之后,运动员需要逐一跳入车体。四人雪车按照舵手、两位中间队员和刹车手的顺序,双人车按照舵手、刹车手顺序依次跳入车体,并快速收起把手,呈坐姿滑行。
雪车更依赖机械操控,适合注重策略与配合的运动员,双人与四人雪车更考验团队协作能力;钢架雪车则考验个人的爆发力、平衡感和瞬间决策能力,对心理素质要求极高。
历史:把“车”开进冬奥会
雪车在1924年首届冬奥会就成为了正式比赛项目,当时只有四人雪车项目。1932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双人雪车项目加入了冬奥会大家庭。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女子双人雪车成为正式项目。2022年北京冬奥会引入了女子单人雪车。
1928年圣莫里茨冬奥会,钢架雪车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但随后因安全问题和赛事组织困难被取消,直到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才重新成为正式项目。这届冬奥会引入了女子钢架雪车,而男子钢架雪车也迎来回归。
2026年米兰冬奥会新增了钢架雪车混合团体项目,最终成绩取男、女各一名运动员的滑行成绩之和,体现的是参赛队伍项目发展的整体实力。
现状:“中国速度”向前飞驰
欧美国家雪车、钢架雪车项目发展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德国常年占据奖牌榜前列。中国雪车队、钢架雪车队均成立于2015年,目前在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2018年平昌冬奥会,耿文强(左图)完成了中国钢架雪车队冬奥会首秀,中国雪车队也在这一届冬奥会登场。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队实现雪车、钢架雪车全项目参赛,闫文港(右图)获得男子钢架雪车季军,实现了中国钢架雪车队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中国钢架雪车目前已跻身世界前列,尤其是在2024-2025赛季进步明显,赵丹(左四)填补了中国女子钢架雪车世界杯金牌的空白,赵丹/林勤炜(左三)还实现了中国队在钢架雪车混合团体项目的世界杯金牌突破、世锦赛奖牌突破。
我国雪车项目距离世界前列还有一定差距,在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男子单人雪车比赛中,中国选手匙翔宇获得铜牌,世界杯最好成绩为2023-2024赛季孙楷智、甄恒、丁嵩和叶杰龙在世界杯中国延庆站取得的男子四人雪车铜牌。

讲到这里,大家一定好奇普通人能否体验雪车和钢架雪车项目,感受速度与激情?北京冬奥会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开放了公众体验活动,大家可以到坡度小的赛道滑行。但是,要想体验正式比赛赛道,就需要首先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