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美国举行的2025世俱杯,是该项赛事改制后的第一届比赛,从很多方面观察本届世俱杯,都会让人感觉到是在为明年的美加墨世界杯举行的预演。而在这片繁花似锦的舞台上,周通以唯一中国球员的身份参赛,踏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足球之路。


周通生于1990年,职业生涯起步于大连,又辗转天津和武汉踢球。因为与水浒传中“小霸王”周通同名,获得了“小霸王”的称号。
水浒传中的周通在名气和武力值上虽比不上武松、鲁智深等顶流,但能在英雄榜上留名,已是其战力的最好证明。同样,球员周通在国内踢球时虽然称不上大红大紫,但以犀利突破见长的他,也在中超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价值,是一名特点鲜明的球员。
2023年,周通的足球生涯迎来了转折。因为妻子出国留学,孩子年纪又小,周通面临着是两地分居继续踢球,还是与家人为伴远赴大洋彼岸的抉择。33岁,对于一名职业球员而言已经不再年轻,但以周通当时的状态,依然有能力在球队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还拿到过中超单轮最佳球员。最终,周通选择承担起家庭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足球,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足球,新西兰更不是足球荒漠。他最终加盟奥克兰城俱乐部,但这显然不是为了有朝一日成为世界舞台上唯一的中国球员,而是让足球成为新生活的一部分。
奥克兰城是新西兰联赛中绝对的霸主,但无论是奥克兰城俱乐部,还是新西兰联赛的其他球队,都不是全职业化的。周通的很多队友都有其他的工作,出国比赛还需要请假。新西兰最职业、实力最强的两支俱乐部参加的是澳大利亚超级联赛。此外,当地的足球硬件设施和中超赛场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然而,周通用事实证明,去新西兰踢球并不是“躺平”,而是打开了另一扇门,也让更多中国足球的从业者、球迷了解到足球世界的又一面。周通来到新西兰踢球后,一个很大的冲击是,队友们虽然不是职业球员,但他们在场上的表现和数据绝不比职业球员差,训练时的对抗强度非常大。周通也曾在某场比赛之后晒出自己的数据,跑动距离为12.19公里,冲刺距离为523.5米。
新西兰球员对于足球的态度不仅体现在竞技赛场上,更沉淀于方方面面。去年8月,奥克兰城俱乐部举办了20周年庆典,同时也在新西兰杯赛半决赛中获胜晋级。周通在赛后看到75岁的俱乐部主席在场边默默地收着垃圾,看到其他创始人在雨中抬球门、卖啤酒、带着儿孙为俱乐部上下服务,内心充满了尊重和感慨。
周通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帮早就衣食无忧的创始人,这帮‘业余’的球员队友,让我的心中充满敬畏。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用名利来衡量,就像新西兰的奥运会冠军大部分都不是职业运动员一样。”
在新西兰踢球期间,周通也在观察和学习。对于青训,周通曾有过自己的分享,中国的青训球员在15岁以下组别与国外对抗时,成绩有时候会很好。他认为这首先得益于中国青少年球员付出了大量时间用于专业训练。而在新西兰并非如此,训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15岁以下球员一周只有3堂训练课和1场比赛。而在14岁以后,我们的球员在高强度对抗和高质量比赛方面是有缺失的,包括对于对抗的认知也是有差别的,而这对于球员成年后的表现非常重要。也正因为如此,新西兰足球虽然整体水平不算太高,但依然有很多球员能去欧洲联赛踢球,适应那里的竞争环境。
如果不是世俱杯,很少会有人关注到在新西兰联赛中还有这样一位中国球员。但周通最终能够亮相繁花似锦的世俱杯舞台,是结果,并非目的。他作为中国足球的一员,无论是在新西兰踢球,还是参加世俱杯,都展现了中国足球的形象,正如他所说,世界球迷不知道他叫周通,但会知道有一名球员来自中国。
周通走通的这条别样繁花路,除了荣耀,更有启发。中国球员的形象绝不只限定于国足球员、中超球员,甚至职业球员这些特定标签。每一个怀揣足球梦想、投身足球运动的人,都是中国足球形象的鲜活代表。就像奥克兰城队中的那些非职业球员,他们同样能够代表新西兰足球的风貌。
足球世界广阔无垠,倘若更多地方的足球场上都能出现中国球员的身影,且不必一开始就将留洋与代表国家队冲击世界杯直接挂钩,那无疑意味着我们的足球土壤已足够肥沃,足球已然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