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

文章来源:学生处发布时间:2017-01-06浏览次数:37

省内各高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提升大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根据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现就加强我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校承载着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增强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锻炼意志品质,提升综合素质,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健全高校志愿工作机制,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培育志愿文化,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效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二、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志愿服务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实践育人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常态化。

2.坚持教育引导、支持鼓励与学生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教育引导,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采取支持鼓励措施,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切实把对学生的引导鼓励转化成学生的自愿行为。

3.坚持项目化推进与学生自主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学校相关部门要积极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与需要服务的社会机构共建志愿服务基地,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拓展服务领域,广泛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三、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1.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在校园内外积极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充分依托学生党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深入开展志愿服务主题教育活动,逐步树立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新风尚。

2.不断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学校要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社团等组织建设,并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统一记录,制定活动开展的工作流程和成果认证体系。

3.积极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学校应当积极与地方政府、街道社区、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联系沟通,为其搭建平台,创新工作载体。学校应当依托专业,打造特色,培育精品项目,开发服务岗位。要充分尊重志愿者的首创精神,鼓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活动组织,支持大学生自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4.着力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建设。注重抓好志愿者培训工作,坚持日常基础培训与项目服务岗前培训相结合,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志愿者骨干的培养,使之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四、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保障措施

1.纳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要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管理的办法。学校要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入学生思想品德鉴定中,学校要有效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中,发挥专业所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2.建立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学校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荣誉表彰制度,对在志愿服务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通过校园媒体等渠道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知识。

3.完善志愿服务认证机制。要按照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实施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建立记录认证档案,及时为学生出据参与志愿服务的认证材料。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由学校组织开展,同时鼓励学生自行开展,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组织和学生个人自行开展志愿服务,学校应要求其提前上报备案,学校应帮助其完成校内的注册、认证、建档工作。

4.加强志愿服务安全管理。学校要把保障志愿者人身安全作为开展活动的前提,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工作。要加强大学生安全与法制教育,开展适应志愿服务岗位需要的各种培训,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避免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根据需要为大学生购买或者要求服务对象为其购买相关保险。

5.强化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建设。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由高校团学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当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预算管理,专项用于志愿服务组织实施、认定记录、认证表彰、教育培训以及根据需要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购买保险、提供物质保障等。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督。

 

 

 

    中共辽宁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辽宁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