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分阶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文章来源:学生处发布时间:2018-10-25浏览次数:239

【工作宗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精神和《辽宁省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在《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要点》的指引下,结合应用化学系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及思想情况,在应化系全体学生中开展分阶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通过此项培养,以期达到如下目的:

    1.就业观念教育贯穿大学三年全过程,使学生能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就业择业观。

    2.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技能

3.协助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并能在工作岗位乐业敬业。

4.指导学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为未来创业创新打下基础。

5.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工作过程】

    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大学培养的终极目标之一,这项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大学三年的教育全过程。在大学三年的不同阶段,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就业创业教育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大学一年级】侧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初步了解就业现状和将来的就业方向。

教育载体

1.专业介绍

2.主题班会:我的大学、我的理想

3.职业生涯规划比赛

4.组织就业创业协会

大学二年级】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就业现状,从而把握未来的就业趋势,做好就业、创业必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教育载体:

5.就业、创业指导讲座

6.创业规划书大赛

7.模拟招聘会

8.优秀毕业生就业和工作经验报告会

9.就业现状说明会

大学三年级】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应对就业挑战,找到合适的工作。

教育载体:

10.就业说明会

11.就业指导班会

12.优秀个人简历大赛

13.就业信息发布会

14就业意向调研

负责人】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以及系学生会下设的就业创业部。

就业创业部指导成立就业创业协会。就业创业部依托就业创业协会开展工作。目前就业创业协会已经有会员130余人。就业创业部在网络上开设了专门的就业指导网站。网站具有发布就业信息,指导面试技巧,公布就业动态和向外界介绍本系专业设置等功能。

【工作成效】

一、在学生中树立了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就业率达到95%以上

通过反复的教育和培养,目前在大多数学生中均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学生就业时,能够正确对待自身条件和对企业期待值之间的匹配,学生就业时非国企不去的少了,去外省的多了;在意个人薪金的少了,关注企业发展趋势和个人能力培养的多了。在过去两年中,应化系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二、毕业生在单位乐业敬业,成长进步快

通过各项教育活动,尤其是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介绍自己就业和工作的经验,毕业生对企业的人际关系处理和岗位技能需求心里初步有所思考和准备,他们能更快的适应企业,从而有一些人在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岗位骨干,有的已经成为班组长,成长进步快。

三、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得以加强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得到加强。有一批学生在读书期间,就利用课余时间做微商来赚取生活费;有的学生毕业后选择自己创业,例如2012年毕业的马东伟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在沈阳开了两个属于自己的公司;有的学生参加全国创业创新创效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取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的殊荣。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得以有效创新

    以就业创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和导向,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未来发展,同时更多的是立足当下,走好学习期间的每一步,积累知识和能力。这样,学生中正能量就会形成,不论是班风和学风均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学生中学习的多了,上网吧的少了;遵章守纪的多了,我行我素的少了。整个系里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了较大的提升。

【工作体会】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要点的指引下,结合应用化学系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际情况,经系里研究讨论,在全系学生中开展了分阶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活动。

到目前为止,这个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年,取得了学院、系、学生、家长多方面满意和认可的成效,家长满意学校、学生认同学校、就业工作高效,这是了解这项活动者有目共睹的结果。通过三年的具体操作,对这项活动,我们有如下体会:

一、就业创业工作应该贯穿始终,分清阶段层次采用不同方法

以往有的人认为就业教育是学生毕业年的工作,大一大二学年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就业创业教育应该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并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只有经过三年的反复教育,正确的就业择业理念才会扎根学生的头脑,从而影响学生家长的决定。但是,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就业教育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想状态,采用不要的手段,侧重不同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高效率。

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深得民心

家长把学生送到大学,最希望的就是未来毕业的时候,学生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然后在工作中能有所成就。通过这项教育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就业创业的技能,大部分学生就业的时候,都因为我们在就业面试技巧、就业简历指导等方面的教育而受益,找到家长和学生都满意的工作,过去两年应化系就业率高达95%98%,就是有力的证据。有的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就思考创业,并在全国创业创新创效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殊荣。有的学生毕业后开始创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学生、家长对此项教育非常认可,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办学的美誉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不论做什么事情,目的明确就会少走弯路,就会事半功倍。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未来的就业创业目标,这样,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活中就不会因为迷茫而失去前进的方向,不会因为空虚而缺少努力的动力。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会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在学习上认真,积极进行知识储备;在实践中踏实,进行技能储备,有的学生还自己考驾驶证和CAD证书等,以备就业创业需要。这样,整个系里充满正能量,系风正学风浓,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四、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1.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内,也应该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此方面目前只是以假期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完成,指导力度不够,缺乏更有效的组织,需要进一步完善。

2.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应该是学校和和企业联动,例如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继续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汇报来指导完成,应该老师走进企业,实地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或者由企业集中反馈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校企联动能刚好的完成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但是,目前就此方面内容学校和企业沟通不够。

3.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应该有专项资金。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是以各种教育活动为载体,很多活动的开展需要部分资金,目前这部分资金从学生活动专项资金中支出,额度有限,资金量明显不足,这是制约此项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果能建立专项资金,那么这项工作还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申报人:张跃东、马超、张雪娟

 

 

IMG_20140327_123513IMG_20140327_124550

模拟招聘会现场                    选手现场回答评委提问

       毕业生就业经验报告会              毕业生就业经验报告会

    

              应化系就业创业指导网站

IMG_20140926_163846IMG_20140926_163917

                               就业说明会

      “全国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

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赛创业计划    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赛创业计划

           三等奖                               三等奖

         辽宁省“挑战杯”三等奖       辽宁省“挑战杯”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