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 | 一名处分学生的全周期育人实践案例

文章来源:辅导员在线 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时间:2025-10-17浏览次数:10


图片

一、案例背景

图片

(一)核心矛盾:处分引发的多重危机

学生小G大一下学期补考时作弊,按照校规受到记过处分并取消学位授予资格。受到处分后,开朗的他变得沉默寡言。舍友反映,他夜间常惊醒念叨“没作弊”“没学位”,醒后彻夜难眠,且食欲骤降、爱好的健身也停了。人迅速消瘦,情绪极不稳定。

(二)外部压力:家校关系的紧张升级

小G的母亲来电时满是焦虑与指责:“学校太狠心!孩子一时糊涂就取消学位,如果他出事我们绝不放过学校!”我多次解释处分规定与程序,她却听不进,哭喊着要到学校闹事。沟通得知,小G来自工薪家庭,父母对其寄予厚望。这次处分如同晴天霹雳。家长担心孩子前途、怕出意外。小G陷入了心理崩溃与家校紧张的双重危机,成为我特别重点关注的学生。



图片

二、解决措施

图片

面对小G的复杂情况,我确立了“先稳情绪、再挖优势、家校联动、长期陪伴”的工作思路,分阶段开展帮扶工作,逐步引导他走出困境。

(一)危机干预:搭建“心理防护网”

一对一深度谈话,缓解心理压力。我第一时间约他谈心。起初他只是低头沉默说着“没事”。于是我避开处分不提,以健身这个他感兴趣的话题来切入:“听说你喜欢健身,我正愁没方法,能分享经验吗?”这才逐步了打破僵局,慢慢开始和他从健身逐步聊到生活、学习。最后他终于吐露心声:“处分后觉得被看不起,爸妈也常常责骂。我最近总是失眠,想退学。”我肯定了他的坦诚,也说明了处分可撤销、考研能破格授学位,并为他分享了之前学生“逆袭” 的案例。谈话结束时,我看到了小G眼神里有了光亮,并主动向我道谢。

建立宿舍监测哨,筑牢安全防线。针对小G夜间惊醒的情况,我召开了宿舍座谈会,要求宿舍长切实尽到关心室友的职责,密切关注小G的情绪、饮食与睡眠,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辅导员汇报;叮嘱舍友主动邀他共餐自习,避免其孤立。我特意强调请他们“无需刻意监视,保持室友间的自然相处,多聊天即可”。此后宿舍长每日微信反馈,小G从“夜惊”到主动约健身,状态逐步好转。

(二)优势挖掘:激活“成长动力源”

精准识别特长,搭建展示平台。后续常态化谈话中,我留心捕捉到了小G的兴趣点。谈及摄影时,他瞬间打破了沉默,眼神发亮,主动提到高中时就热衷于此,还曾参赛获奖。和我分享作品时,我发现其作品构图精妙、光影细腻。为将特长转化为成长动能,我迅速搭建平台。学院迎新晚会前,我主动邀约:“晚会需要一位拍照的同学,你的作品很出色,能否帮忙?”小G因不自信而稍显犹豫,我鼓励道:“按你想法创作,别有压力。”作品推送获点赞后,他主动发微信致谢。此后各类活动我均邀其拍摄,他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学生摄影师”。

回应家长关切,凝聚支持合力。小G状态渐佳时,其母亲来电倾诉顾虑:“孩子想买一万多的专业相机。咱家条件一般,还怕影响他学习,敢买吗?”我先肯定了他的进步:“他现在靠摄影得到大家认可,不仅没耽误学习,反而更自信了。摄影已是他的精神支柱。”随后给出建议:“经济允许就购买作为鼓励;若有压力,可和孩子商议选购更具性价比的型号或借用学校设备。关键要在这个过程中让他感受到你们的支持。”一周后,家长告知已购机,并且小G在拿到相机后立刻拍了全家福,承诺“好好努力不辜负”。这场“相机风波”不仅拉近了亲子距离,更让家校关系走向了更深度的合作。

(三)长期陪伴:助力“人生逆袭路”

全方位引导,推动全面发展。在关注特长的同时,我帮他制定了学习计划,推荐其参加辅导班,鼓励他重拾健身的习惯。小G也逐渐找回状态:每天早上七点去自习室,晚上九点去健身房;周末要么参加摄影活动,要么泡在图书馆。

结合摄影特长,为他争取机会。推荐他参与各类拍摄志愿活动。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专业能力,还让他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大三下学期,我全力支持他考研,帮他联系院校,分享考研经验。

跟进处分撤销,解决后顾之忧。大四上学期,小G的学业成绩已稳居专业前列,并获得了摄影、志愿服务等多项荣誉,达到了处分撤销的条件。我立即指导他申请撤销处分并获批。同时小G考研成功的喜讯也如期传来,达到校规中破格授学位的条件,并顺利申请通过。拿到学位证时,小G和父母专程前来致谢:“之前太冲动,谢谢您没放弃孩子。”

延续育人链条,陪伴读研成长。巧合的是,小G考取的正是我院研究生,继续受我指导。我鼓励他竞选研会文艺部部长,组织摄影展等活动;推荐参与科研项目、指导参加省级摄影比赛并获奖。实习阶段,我推荐他到某国企宣传岗锻炼。其拍摄制作的宣传片获单位高度认可,为他的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片

三、工作成效

图片

(一)个人成长:从“危机边缘”到“人生赢家”

小G的转变全面且深远。心理上,他摆脱处分阴影,从沉默焦虑变得开朗乐观;学业上,他从成绩中下到逆袭考研成功,还多次获奖学金,摄影作品也屡获奖项;职业上,他毕业后入职国企宣传部门,凭借出色的摄影技术和组织能力,五年后晋升为负责人,成为骨干力量。

(二)家校关系:从“对立紧张”到“信任感恩”

小G父母从最初对学校和我指责威胁,逐渐变为信任感激。其母定期主动与我沟通,语气满是尊重感谢。毕业后,节日常与小G发来祝福,分享成长。我去小G工作地出差时,其母执意让他请客致谢,还请我为他女友“把关”。这种超越师生关系的信任与情谊,成为我育人工作中最珍贵的收获。

(三)育人成果:从“个案帮扶”到“经验辐射”

对小G的育人实践过程,不仅助其逆袭,更为我的后续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将其整理后提出了“危机干预四步法”“优势挖掘三原则”获同仁们认可并推广。其故事还成为了班会素材,激励学生正视错误、相信翻盘的可能,尤其让违纪学生看到了成长的希望。


图片

四、经验小结

图片

(一)危机干预要“快、准、暖”,筑牢安全底线

在学生危机干预中,辅导员的反应速度、判断精工作温度至关重要。“快”是要在第一时间与学生谈话、建立监测机制预防危机升级;“准”是定位其危机为处分打击、心理压力与家校矛盾的叠加;“暖”是弃“作弊学生”的标签,以共同爱好为切入点开展沟通。坚守原则更传温度,方能助学生渡难关。

(二)优势挖掘要“细、实、活”,激活成长动能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是需要被发现。”小G的转变始于摄影特长的挖掘,可见优势是转化劣势的最佳“催化剂”。需做到“细”——从日常捕捉特长;“实”——搭建实践平台给予具体机会;“活”——结合学业职业需求。对“问题学生”,放大优势比批评缺点更有效,正向激励可助其提升。

(三)家校联动要“诚、巧、久”,凝聚育人合力

家校关系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支撑,处理得当可形成育人合力。需做到“诚”——面对小G母亲指责,坦诚解释规定、汇报状态换取家长信任;“巧”——相机问题上分析利弊、给予选项,兼顾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久”——久久为功,润物无声,要长期维系密切的家校联系。总之,家校沟通需要讲方法,用耐心和智慧搭建合作桥梁。

(四)育人工作要“全、长、深”,守护一生成长

辅导员的育人工作是“全、长、深”的工程。“全”指全方位关注学业、心理、特长与职业规划;“长”是长期陪伴,如对小G的六年帮扶贯穿本研及工作初期;“深”为深度介入,破解表面问题外,帮助他重新建立自信、找到人生方向。真正的育人,是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守护者”。这种影响往往能延续一生。

小G的故事让我更加坚信,辅导员的工作或许平凡,但每一次真诚的付出、每一次耐心的引导,都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始终怀揣爱心、耐心与责任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用专业与温度助力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一审一校:曹阳    二审二校:刘亚珍    三审三校:郭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