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京师范大学 苌明珂
编者按
2025年,辅导员在线公众号精心策划“新生辅导员的贴心锦囊” 第二季,致力于为同仁们提供更精准、更实用的一线工作指南,助力新生辅导员从容迎接迎新季,以专业素养与温暖关怀陪伴新一代大学生茁壮成长、成就梦想。
班团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环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与坚实阵地。作为新生辅导员,有效抓好班团建设,对于引导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形成班级优良班风学风至关重要。其中班团骨干队伍的选拔、培育与建设是新生班团建设的核心工作,也应是新生辅导员要重视的关键环节。新生辅导员如何做好班团骨干队伍建设?“三步走”攻略请收好!
筑基:搭建队伍,激活“引擎”
首届班团骨干是班级的重要引擎,对班风学风的形成发挥着“指南针”般的作用。分享三个科学搭建班团骨干队伍的实用小技巧:
多维度观察与多渠道了解
新生辅导员可在开学前期选拔临时负责人,并组建班级群,实现网格化管理。新生群是辅导员与新生相识的窗口,也是答疑解惑的重要平台。新生辅导员可依托新生群平台观察识别有热情、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同学。往往此类同学能够及时关注通知并捕捉关键信息,先行实践后给予他人指导,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助人热情。同时也可通过筛选简历、线上面试、电话家访等方式对有意愿担任班团骨干的同学进行多维度考量。新生入校后,辅导员可通过军训、新生入学教育、班级活动、班级任务(如物资发放、信息统计)等多个渠道,细心观察学生的责任心、主动性、沟通能力、办公技能和群众基础,同时可结合学生档案信息、宿舍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来选拔骨干,初步搭建队伍。
民主选拔与适当引导相结合
学生对工作抱有热情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因此新生班团骨干队伍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意愿。新生辅导员应畅通班团骨干选拔渠道。鼓励同学们自主报名,在报名后及时搭建班委竞选平台并进行民主选举。同时,作为新生辅导员,要在班委选举工作中掌握话语权。在选举前需明确班团骨干的职责要求及所需品质,引导同学思考“谁更适合”而非“谁更熟悉”,将同学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候选人的工作能力上。选拔流程可采用自愿报名、竞选陈述、匿名投票、岗位统筹的方式,既尊重民主,又保证质量。
明确职责,合理定岗,设定试用期
班团骨干的构建应注意结构合理性,在定岗阶段应充分考虑骨干队伍在性别、生源地、特长等方面的合理分布,增强代表性。同时应根据学生特点、实际能力、竞选表现和民主测评进行综合定岗,科学分配职务,并设立一定的试用期,明确考核标准,让骨干有压力也有动力,也让同学们有监督和反馈的渠道。
搭桥:持续关注,助力成长
高校班团建设与高中有所不同。作为新生辅导员,应因事而化、应时而变、应势而新,对班团骨干持续培养和赋能,实现从“事务型”到“成长型”的转变。新生辅导员如何为班团骨干成长搭桥?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思考:
从面到点,培养工作能力
班团骨干的培养,可以由“面”到“点”。“面”上可组织系列培训,例如:活动策划、公文撰写、沟通技巧、时间管理、压力应对等。同时,针对班团骨干应建立班团工作例会制度。工作例会不仅是布置工作平台,更是交流学习的平台。新生辅导员可通过例会听取班级近期思想动态汇报、布置相关工作、交流学生工作经验。此外,还可聚集到“点”,对个别骨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辅导员要耐心地进行个性化的纠正或指导,有效提升其工作能力。
以践促学,搭建成长平台
新生辅导员在明晰目标与底线的情况下,应放手让班团骨干独立策划和组织活动。要充分鼓励其根据班级特色和个人风格处理班级工作,允许班团骨干在实践中试错,并在工作过程中及时提供必要提醒和有效支持。同时,新生辅导员可以主动为班团骨干搭建专业培训、校院交流等成长平台,帮助他们在多平台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
以奖促进,助力全面提升
新生辅导员应充分完善和宣传班团骨干的激励政策,可通过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综合评价激励等政策给予班团骨干相匹配的工作奖励。要及时肯定他们的付出和成绩,保护其工作热情。同时,当他们在工作中出现遇到挫折(如成绩下降、同学误解)时,也应及时给予支持和疏导,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班团骨干也是新生,辅导员也应积极关注其在学业发展、人际交往、生活压力、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不适,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助力班团干部的全面提升。
赋能:用好骨干,班风昂扬
良好的班级建设应是班风、学风、文化、网络等多个方面的协同作用和巧妙融合。新生辅导员应借助班团骨干这一核心力量,打造昂扬向上的优良班集体。分享以下路径以供参考:
提升班级凝聚力,培养专业认同感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建设的首要前提。当班级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班级建设必然事半功倍。专业认同感对提升凝聚力非常重要。高校班级建制多以专业为单位。很多大一新生对于专业培养方案与专业目标导向并不熟悉。作为新生辅导员,要带领班团骨干积极开展本专业的启蒙教育。通过各种介绍和分享引导班级同学提高专业认同感,让新生逐步明晰学习目标,寻找学习伙伴。这样既能提升班级凝聚力,又能够营造良好班风学风。
发挥朋辈影响力,引领塑造好学风
对大学生来说,朋辈榜样也有着重要作用。新生辅导员可挖掘和树立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组建朋辈引领队伍,引导班团骨干高质量开展工作。朋辈教育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和示范性。学长学姐可以在开学后各项班级事务的运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协助新生班团骨干厘清工作思路,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尤其入学初期,各种事务通知和校园活动琳琅满目,新生班团干部可能会应接不暇、手忙脚乱。这时辅导员可以通过打造“辅导员—朋辈榜样—班团骨干—班级同学”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畅通联络渠道,及时沟通工作,确保班级事务高效完成。
文化活动浸润,打造班级品牌
班级活动是同学们交流学习的重要渠道,也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班级建设应着力打造具有班级特色的精品活动,深刻发挥文化对班级建设的浸润作用。班级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同学需求,结合具体专题有序开展,不应敷衍和流于形式。例如班级可以通过开展心理班会、心理团辅、心理情景剧演出等活动帮助新生适应集体、缓解焦虑;也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茶话会、读书会等活动与班主任、辅导员、专任教师拉近距离;也可以动员全班设计班徽、班歌、口号、班级公众号、视频号,拓宽网络育人功能,发挥班级建设实效。特色活动是彰显班级特色、塑造班级形象的重要窗口。新生辅导员应带领班团骨干策划精品活动,丰富活动形式,拓宽参与渠道,让活动真正帮助新生提升综合素质,提升班级文化建设。
班团建设是新生成长的重要一环。作为新生辅导员,在班团建设上需做到筑基、搭桥、赋能,科学组建班团骨干队伍,持续赋能骨干成长,有效推进班级党团建设,打造优良班风学风,助力新生开启精彩的大学生活,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一审一校:曹阳 二审二校:刘亚珍 三审三校:郭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