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记录】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教研室活动记录-第五周

文章来源:商务系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0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教研室活动记录

时间

924

地点

商务系会议室

主持人

李筱淼

主题

1.研讨如何开展 “理论讲解 + 软件实操” 线上教学;
2.
辅助数据分析教学的工具 / 网页分享

参加人员

商分教研室全体教师















一、活动内容

1.探索“理论讲解+软件实操”线上教学协同模式,解决理论与实操脱节问题

2研讨线上教学平台功能优化及教学环节设计,提升线上教学效率

  1. 整合辅助数据分析教学的工具与网页资源,丰富教学支撑手段

4.优化线上教学互动答疑与考核评价机制,保障教学质量


  1. 活动过程与主要内容

  1. 主持人首先指出,线上教学中理论讲解与软件实操难以同步推进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希望各位教师结合教学经验提出解决方案。随后,各位教师依次发言。主要观点如下:

1教学平台选择与功能利用:腾讯会议用于实时理论讲解和屏幕共享演示软件操作,利用其“远程控制”功能,可随机选取学生的电脑屏幕进行操作指导和问题排查;智慧执教平台用于提前上传课件、实操任务清单、软件安装包及相关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同时通过“讨论区”收集学生在实操中遇到的问题。

2教学环节设计:采用“三段式”教学环节设计。第一阶段为理论精讲(20-30分钟),结合案例讲解核心知识点,如数据分析方法的原理、软件操作的关键步骤等;第二阶段为实时实操(40-50分钟),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软件操作流程,学生同步跟随练习,教师通过会议举手功能和聊天区实时回应学生问题;第三阶段为任务驱动练习(30分钟),布置针对性的实操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最后选取2-3名学生分享操作成果,进行点评总结。

3互动与答疑机制优化:加强线上互动的有效性,除了实时举手和聊天区提问,可在实操环节设置“小组协作”任务,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组内成员相互帮助解决问题,教师轮流进入各小组进行指导。课后建立“线上答疑群”,教师在固定时间段集中解答学生疑问,同时鼓励学生在群内分享学习心得和实操技巧。

4考核方式调整:优化线上教学考核方式,将过程性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打卡、课堂互动参与度、实操任务完成情况等;实操考核采用“线上限时实操”形式,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实操题目和数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析并提交结果,教师根据操作规范性、分析思路和结果准确性进行评分


2.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以下辅助数据分析教学的工具和网页:


工具/网页名称

功能特点

教学应用场景

ExcelPower Query、数据透视表)


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快速汇总分析,操作简单易上手

基础数据分析教学,适合初学者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简单分析练习

Python数据分析库(PandasMatplotlibSeaborn

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功能,支持复杂数据分析算法

中高级数据分析教学,用于讲解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案例

Tableau Public

拖拽式操作,快速生成交互式数据可视化图表,支持在线分享

数据可视化教学,让学生直观展示数据分析结果,提升数据呈现能力

Kaggle

提供海量真实数据集和数据分析竞赛,包含丰富的数据分析案例

案例教学和实践训练,让学生接触真实业务场景的数据分析问题



  1. 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理论讲解 + 软件实操”线上教学开展和教学工具分享两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以下成果:

1.确定了“三段式”教学环节设计(理论精讲-实时实操-任务驱动练习),并制定了小组协作互动和多元化考核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为后续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2.整合了实用的辅助数据分析教学工具和网页,涵盖了数据处理、可视化、案例资源等多个方面,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学习兴趣。

3.加强了教研室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形成了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共同提升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




(一审一校:孙丽华  二审二校:刘亚珍  三审三校:郭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