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2008年10月28日—29日,锦州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举办了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由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吴穹主讲了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关行业安全生产规章、规程、规范及标准等相关知识,重点阐述了生产事故预防和分析了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观看了事故发生录相片。
11 1此次培训意义深刻,触动人心,为加强我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生产责任人自身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人身伤害和财产安全,促进学院安全稳定向前发展,现将培训内容贯彻到各经营中心及岗位责任人,希望引起高度重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安全生产概念
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安全的定义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
所谓“安全每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其它各项目标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的其它目标。
预防为主
所谓“预防为主”就是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千方百计的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管理
是以保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为目标的管理活动,是在生产经营中对安全的管理。
特种作业
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范围
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蹬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压力容器作业、制冷作业等。
特种作业资格
是指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之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取得认可的作业资格。
安全生产责任制
指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其他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职能部门,直到各岗位操作人员应负的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所构成的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重大事故
事故定义:人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重大事故有两种定义,在我国的事故统计中,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把一次死亡3人或3人以上的事故定义为重大事故,把一次死亡10人或10人以上的事故定义为特大事故。
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泻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造成了急性或慢性的严重危害。
重大危险源
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源称作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的物质。
应急预案
根据发生的事故类别、事故影响的范围,事故影响范围内人员的分布,以及预先编制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应急方案。
安全检查
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安全的生产条件、矫正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一种重要手段。
安全评价
是系统安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辩识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并根据其危险性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故调查与分析
导致事故发生的诸多因素
事故是意外事件;不是有预谋的;是违背人的意志的;是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其它损失的;使系统或人的有目的行动仃止或暂时仃止。总之,事故是企业管理不佳的表现形式
①工作状态不佳,导致事故发生
不良工作习惯、不重视、冒险、逞强好胜、懒惰、仓促、心情不好、不良先例、异常状态。
②工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判断失误、联络失误、选错操作工具、记错操作方向。
③安全意识溥弱导致事故发生
存在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劳动纪律差。
④引发事故的载体
危险、危险度、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⑤事故发生表现形式
火灾、爆炸、坍塌、触电、机械设备飞散碎片对人体的冲击,高空作业坠落,食物中毒等。
事故原因分析
确定事故原因是事故分析中最重要环节,只有正确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才能吸取事故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复发生。但是事故发生的机理往往比较复杂,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一起事故往往有多种原因,而各种原因之间又有着复杂的关联。因此,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扩展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从全部原因分析出起主导作用的事故原因,即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直接原因
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如: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生产环境不良等。
②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直接原因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如“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规程内容不具体、不可行,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预防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事故责任分析
事故责任分析目的,在于分清造成事故的责任,以便作出处理,使事故责任者受到教育,同时使企业领导和职工从中吸取事故教训,改进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①直接责任者
行为与事故发生有直接责任的人,如某职工在井下违章吸烟引起瓦斯爆炸,这名职工即为直接责任者。
②领导责任者
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如建筑施工工地使用的安全网质量有问题,施工现场项目经理熟视无睹,导致工人高空坠落死亡,则此项目经理负有领导责任。
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案例一、如皋桃园船舶机械安装公司13400t化学品船(4#)触电事故
【事故经过】1998年8月20日,如皋桃园船舶机械安装公司在江南造船(集团)公司承担13400t化学品船(4#)的管系工程,劳务队长陈×指派铜工陈××(男25岁)到12#井平台211分段F10—F11肋骨间的减轻孔内安装燃油泄放管漏油口。他们将焊接电缆拖到211分段F10—F11肋骨间的减轻孔旁。由于减轻孔内最高处只有700㎜;陈××只能一只手拿电焊钳,一只手支撑着上半身,贴着舱板俯卧式朝作业点爬进去。9:05左右,当陈××快爬到作业点时,左胸部触到夹在焊钳上的焊条,发生触电事故。经人工呼吸急救,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面死亡。
【事故原因与评析】陈××在拿着电焊钳贴着舱板俯卧式爬向狭小舱室作业点的过程中;其胸部碰到电焊钳上的焊条,使电流通过身体和舱板形成回路,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劳务队长指派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陈××进入狭小舱室从事电焊作业,现场监护人杨××同样也是无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他们在狭小舱室电焊作业时,也未采取有效的防触电措施,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无证操作而导致的触电事故。电焊作业人员及其监护人都没有经过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更未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这样的配合伙伴对有关狭小舱室电焊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都不了解,更未采取有效防触电措施,使双人监护的保护措施流于形式。这是本起事故的管理原因。
案例二 、甘肃省酒泉钢铁公司一号高炉“3.12”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1990年3月12日上午7时56分,甘肃省酒泉钢铁公司炼铁厂一号高炉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随着一声闷响,高炉托盘以上炉皮(标高15~29m)被崩裂,大面积炉皮趋于展开,部分炉皮、高炉冷却设备及炉内炉料被抛向不同方向,炉身支柱被推倒,炉顶设备连同上升管、下降管及上料斜桥等瞬间全部倾倒、塌落。出铁场屋面被塌落物压毁两跨。炉内喷出的红焦四散飞落,将卷扬机室内的液压站、主卷扬机、PC—584控制机等设备全部烧毁,上料皮带系统也受到严重损坏。由于红焦和热浪的灼烫、倒塌物的打击及煤气中毒,造成19名工人死亡,10人受伤。经核定,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9.2万无,间接经济损失1631.49万元。
事故发生后,酒钢公司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并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切断一号高炉与整个生产系统的煤气、电力等动力管线,有效地控制和防止了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事故原因与评析】这是一起由于高炉内部爆炸、炉皮脆性断裂、推倒炉身支柱,导致炉体坍塌的特大事故。
案例三、大连重型机器厂“2.16”特大屋盖塌落事故
【事故经过】1990年2月16日,大连重型机器厂计量处四楼会议室屋盖塌落,造成42人死亡,46人重伤,13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
大连重型机器厂计量处办公楼于1959年设计,并于1960年建成,该厂在原建的计量办公楼三层楼上接层,扩建成四层楼。会议室位于接层部分的东侧,长21.85m,宽14.9m,整体建筑结构为混凝土合结构,现浇圈梁、轻型屋架,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板屋面,室内水泥地面。屋顶为五棉梭形轻型钢屋架。两端采用平板支座与墙体连接,轻钢龙骨低而石膏板吊顶,屋面板上设炉渣保温层,水泥砂浆找平层,三粘四油防水层。1987年1月,该厂将计量楼接层工程列入计划,并要求基建处于5月1日发前完成计量检查楼的接层工作,基建处将接层工程的设计任务交给设计室主任娄×负责,娄×自己承担了该工程建筑及结构设计;建设任务交由基建处工程科,科长黄×为工程负责人,工程科测量员阎×为工地甲方代表。工程施工单位是大连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七工区,工长王×负责施工。该工程从1987年2月中旬动工,到5月25日竣工。大连重型机器厂于当年7月14日投入使用。
1990年2月16日,大连重型机器厂党委在计量处四楼会议室举办本年度第一期党员业余培训班。15时40分,参加培训的党员陆续进入公议室并开始上课,16时20分许,会议室的屋盖突然塌落,有305人遇险。事故共造成42人死亡,46人重伤,133人轻伤。
【事故原因与评析】经现场勘察、技术鉴定、询问当事人和查阅有关资料,查明,架结构设计上的错误和施工中屋面质量的增加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建设、设计、施工中管理混乱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梭形轻型钢层架设计上误算。
2、施工中屋面质量过量增加。
3、建设、设计、施工中管理混乱。
案例四 、“6.2”物体打击事故
【事故经过】2000年6月2日17:30左右,江南造船(集团)公司机装车间钳工宋××(男,57岁)在该厂3#码头半冷半压式液化气船(3#)机舱底层,使用双向液压千斤顶拆卸主机平衡轮。宋面向千斤顶并用手托住;由于千斤顶回油管未装就投入使用,随着油压上升至600㎏左右,千斤顶回油管接口处的止回钢珠猛然弹出。击中宋右面颊穿入颅脑,造成颅脑干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与评析】宋××在使用双向液压千斤顶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操作不当,致使千斤顶回油管接口处钢珠弹出,击穿面颊,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宋××站位不当,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工具、设备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操作规程。双向液压千斤顶在加压过程中,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在这起事故中,作为已具有丰富经验的老钳工,却因贪图简便,把本该接上的千斤顶回油管,随意不接,造成回油无法泄放,随着千斤顶内的压力升高,回油管接口处止回钢珠在高压作用下,如子弹一样射出击中宋招弟面颊。这次事故虽有一定偶然性,但如果不按技术要求和安全规程作业,迟早会发生事故。
案例五:2005年1月27日10时30分,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二期工地发生一起房屋起重机械倒塌重大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轻伤。
案例六:2005年4月23日17时50分,中建五局在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新校区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房屋起重机械倒塌重大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违章作业,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塔机安装人员为临时拼凑无证人员,冒险作业;该设备存在一定缺陷未能及时发现。
案例七: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工地发生事故,一吊篮作业系统突然断索,导致四名工人高空坠落死亡。
事故原因是,施工单位浙江东南网架公司不服从监管,无视质监部门与监理单位六次书面“不同意吊篮施工方案”的通知,擅自改变原审批施工方案,强行采用吊篮作业导致。
负责钢结构网架施工的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在监督人员和监理人员下班后,擅自施工,一吊篮作业系统突然断索,四名正在高空作业的工人从高空跌落,当场死亡。
广州常务副市长凌伟宪在事故发生后抵达现场,要求工程承包单位妥善善后;彻查施工单位在广州的全部项目,并立刻停工、整改;停止该施工单位在广州承揽所有招投标项目;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如果总包单位有连带责任,也要追究连带责任。
案例八: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食堂宾馆工程外墙装饰采用自制简易吊篮脚手架施工。2003年5月18日上午7:50时左右,在外墙装饰施工中,配重(用砂袋代替配重块)失稳,吊篮脚手架坠落,造成在吊篮脚手架内作业的作业人员1死1伤。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系统实体经营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参考)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后勤系统各实体经营中心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积极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建立建全各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各中心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
各中心经理在本部门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因此,中心经理即是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
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
负责抓好安全生产的全面工作;
组织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制定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督促、检查本中心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中心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各中心设一名专职安全员
安全员的工作职责
负责抓好职工的安全生产常识的宣传、导向工作;
做好新录用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和防控方案;
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有权对安全设施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特种作业的岗位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所从事的岗位危险性较大,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好坏直接关系中心的安全生产,对中心的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设备的安全管理
安全设备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防止事故发生以及在事故发生时用于救援而安装使用的设施、装置和仪器。各中心必须对安全设备经常维护和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其正常运转。
现场生产安全检查
各中心安全员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要制定检查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要经常深入现场,及时发现生产作业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立即处理。立即处理有困难的,要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责任人。对于重大安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限期整改。所有检查和处理情况,安全员必须做好记录,以备今后查阅。
事故报告制度
各中心在生产经营中,一旦发生事故,在抢险自救的同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中心第一责任人。中心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事故后,中心责任人将拟定书面材料上报后勤系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类别;
事故的伤亡情况;
事故的简要经过,直接原因的初步判断;
事故后组织抢救,采取的安全措施,事故控制情况;
事故的报告单位。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系统实体经营中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参考)
后勤管理处设四个实体经营中心,各中心在生产经营中由于安全生产管理不善,易导致各种事故发生,一旦事故发生,经营中心立即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确定的救援方案开展工作,避免事故救援的盲目性。事故往往有突发性,一旦发生,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人们的思想出现慌乱,可能会出现领导或者临时成立的抢救组制定不出有效的的抢救措施,事先物资准备不充分,抢救人员迟迟不到位以及其它种种现象。由于这些原因,往往延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导致事故扩大。为及时、有效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其他各种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营中心应把制定、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重要工作来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
各中心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效的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点,维护学院的安全和稳定。
事故应急救援原则
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中心自救与学院救援相结合。
3、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
危险目标是指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品装置和设施。
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划分
①确定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略)
②危险源控制组
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并根据危险源性质立即组织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等。
③安全疏散组
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
④医疗救护组
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
应急救援程序
发生危险事故,中心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中心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后勤管理处和学院相关的职能部门。各相关部门接到报告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后勤管理处
2008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