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止痛药是去痛片,布洛芬也是常见的止痛药,这两者的用途有什么不同呢
一、布洛芬的用途
布洛芬作为一种解热镇痛的神经系统药物,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主要有四种用途:
1.退烧:
布洛芬可以缓解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高烧症状。但布洛芬退烧不能超过3天。如果服用后高烧症状无法改善,应及时就医。
2.缓解痛经:
布洛芬可用于缓解原发性痛经或宫内异物引起的继发性痛经。此外,布洛芬还可以减少月经失血。
3.缓解痛风:
因为布洛芬有消炎镇痛的作用,所以也常用于缓解痛风。
4.缓解关节炎:
急性或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关节炎发作时,服用布洛芬可起到一定的缓解疼痛的作用。
由此可见,布洛芬在镇痛、止痛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用途,那么,它和去痛片有什么区别呢?
二、去痛片的作用
去痛片是一种复合制剂,含有咖啡因、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成分。
1.咖啡因能刺激大脑皮层,收缩脑血管,从而增强缓解疼痛的效果。
2.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和合成,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
但长期服用去痛片副作用明显,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严重时,肾脏会引起尿毒症、肾癌等疾病。
此外,由于去痛片中的氨基比林在胃酸的作用下与食物作用,可能形成亚硝胺等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三、哪个效果更好
相比之下,布洛芬的表现更“好”,所以使用范围更广,安全性高于去痛片,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布洛芬进行镇痛和退烧。
也就是说,去痛片和布洛芬的相似之处在于,它可以缓解疼痛和退烧,其中布洛芬比去痛片更有效。
不同之处在于,去痛片是复方制剂,布洛芬是单一的非甾体抗炎药。如果长时间服用去痛片,可能会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去痛片的副作用大于布洛芬。
如果可以替代,尽量选择布洛芬。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布洛芬时也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以免引起皮疹等不良反应。布洛芬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千万不要过量服用,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