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防控科普知识(四)
一、孕产妇得了猴痘怎么办?
孕妇感染猴痘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且猴痘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可能导致流产、死产或早产。猴痘病毒还可在分娩期间、分娩后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给新生儿,新生儿感染猴痘后发生重症风险高。
孕产妇如有猴痘暴露史或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传播和重症风险。
二、猴痘与水痘的症状有什么不同?
猴痘和水痘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水痘的病原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两者都有皮疹症状,猴痘引起的皮疹多为球形,质地较硬,2~4周左右结痂脱落,部分可遗留瘢痕;水痘引起的皮疹多为水疱疹,水疱壁薄,1~2周左右结痂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三、猴痘患者居家治疗期间如何避免传染给家人?
经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联合评估后,病情较轻且具备居家隔离治疗条件的猴痘确诊病例可采取居家隔离治疗。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应单人单间居住;避免与他人发生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使用单独的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做好患者接触物品和家庭环境的清洁消毒。
四、猴痘患者居家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
猴痘患者居家治疗时应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保持皮肤、口腔、眼及鼻等部位清洁及湿润,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皮肤,以免引起感染。体温高者可采取物理降温,超过38.5℃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退热。皮疹部位疼痛严重时可使用镇痛药物。应遵医嘱采用抗菌药物、滴眼液、维生素A等药物治疗皮肤感染、角膜病变等并发症。
五、照护居家治疗的猴痘患者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照护者近距离照护猴痘患者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等,接触患者及患者物品后要及时洗手,对患者居住房间每天进行通风、清洁和消毒。同时,照护者应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