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指南:顺应天时,乐享健康秋季

文章来源:后勤服务与管理中心发布时间:2025-08-25浏览次数:10

立秋养生指南:顺应天时,乐享健康秋季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尽管“秋老虎”仍在肆虐,但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自然界阳气收敛,阴气渐长。此时养生需顺应天时,从起居、饮食到运动全面调整,方能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一、时令特点:暑热未消,燥气渐起

立秋虽至,暑气并未完全消退,民间有“秋后一伏”之说。高温天气仍可能持续,但昼夜温差明显拉大,清晨的凉风与午后的烈日形成鲜明对比。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气候干燥,人体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紧绷等“秋燥”症状,需重点防范。

二、养生防病:滋阴润燥,平衡阴阳

1.情志安宁,精神内守:秋季肃杀之气易引发焦虑、烦躁,中医强调“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通过阅读、听音乐或短途旅行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2.起居调整,防燥防寒:初秋仍可延续“晚睡早起”习惯,但需注意早晚添衣,避免受凉。到中秋后则应早睡早起,以适应逐渐转凉的气候。此外,可通过艾灸或按摩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旁开1.5寸)、迎香穴(鼻翼两侧)调理肺气,缓解鼻塞、咽干等症状。

3.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季节交替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建议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体质弱者可通过“晒后背”补充阳气(选择上午8-10点或下午3-5点,每次15-30分钟)。

三、合理膳食:减辛增酸,清补润燥

1.多吃白色食物,滋阴润肺

中医认为“色白入肺”,梨、百合、银耳、山药等食材可缓解干咳、皮肤干燥等症状。推荐食谱如下:

雪梨百合枸杞汤:雪梨带皮切块,与百合、枸杞同煮,润肺生津。

银耳莲子羹:银耳泡发后与莲子、冰糖炖煮,滋阴润燥。

2.减辛增酸,调和脾胃

减少葱、姜、蒜等辛辣食物,增加苹果、山楂、葡萄等酸味果蔬,既可收敛肺气,又能护肝健脾。避免盲目“贴秋膘”,建议选择鱼肉、鸡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搭配薏米、茯苓等健脾祛湿食材。

3.科学补水,少量频饮

秋季易缺水,可多喝温水、淡盐水或蜂蜜水,运动后尤其注意补充电解质。

四、积极运动:舒缓有度,养肺强体

1.选择温和运动,避免大汗淋漓

推荐登山、慢跑、瑜伽、太极拳等项目,既能锻炼心肺功能,又可促进气血循环。登山时注意缓慢上升,及时增减衣物;瑜伽需注重呼吸与体式配合,避免过度拉伸。

2.前后细节不可忽视

运动前需充分热身(如快走、动态拉伸),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物,防止感冒。建议运动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选择早晚较为凉爽的时候。

3.重点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宜选择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空腹锻炼;儿童需保证每日户外活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