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气与健康】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养生早知道

文章来源:后勤服务与管理中心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0

时令节气与健康】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养生早知道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声清越的钟磬。太阳行至黄经210°,阳气已敛入地脉,露水凝而为霜,天地以“肃杀”之象昭示收藏之道。历代医家多言“秋冬养阴”,却鲜有人点破:霜降是阴阳二气在一年中最后一次“握手”,握得紧,则冬藏深;握得松,则春不生。

一、从“霜”字拆开看病机——“雨”“相”二字,提示“水”“火”二气交相逼迫

临床观察发现,霜降前后急诊呈现“三多”:①血压晨冲多;②夜半心绞痛多;③凌晨踝关节肿多。看似散乱,实有一条暗线——“阳失密,阴凝泣”。白昼阳气未能潜降,夜间阴气骤然加峻,水火失交,形寒饮冷则伤肺,形热血迫则伤心。霜降养生第一要务,不是“补”,而是“阖”,把阳气顺利收进“命门匣”。

二、十二时辰“收阳”表——把“早睡早起”说得更精确

《黄帝内经》只言“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却没给出现代人可操作的刻度。研究发现:21:45上床,子时(23:00–1:00)处于深睡眠者,次晨唾液皮质醇下降28%,动脉顺应性提高15%;若23:30仍未入睡,即使睡够8小时,夜间肾上腺素峰值仍高挂,相当于“把阳气钉在窗外”。霜降后两周,把就寝时间逐日前移5分钟,用“微移法”在7天内锁定21:30–22:00区间;起床以“自然醒+15分钟”为度,不硬拖被窝,避免“阳气翻身”又泄。

三、导引新编——“俯身掉尾”通任督

传统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侧重升阳,霜降需“降阳”,可练“俯身掉尾”:

1.双脚与肩等宽,吸气时双手上举,引少阳三焦经之气;

2.呼气时俯身,两掌尽量去够地,膝微屈,意念把掌心热气沿膀胱经送入足底涌泉穴;

3.重复7次,末次俯身时,轻摇头摆尾3次,像“甩掉”残余浮火。

经红外热像检测,练习后足底温度升高,眉间温度下降,符合“上清下温”,“霜降阖阳”之旨。

四、饮食“以黑裹红”——护住心包,暗渡少阴

霜降节气心气最易被“肃杀”所伤。可用“黑裹红”思路:黑主水,能晦火;红主血,可续脉。

食材:黑芝麻30g、黑枸杞10g、猪心1/4只(约50g),加冷水500mL,小火炖90分钟,只喝汤。

作用:黑芝麻填肾精,黑枸杞滋肾阴,猪心引药入心,“以血肉补血肉”。每周2次,连续3周,可减低夜间心悸发生率。

五、穴位“开关”——一穴降逆,一穴启阖

1.降逆:公孙+内关,先左后右,各轻揉36圈,可止胸口痞闷、预防心绞痛;

2.启阖:大钟,为肾经络穴,主“关门”。晚19:00–21:00(心包经旺)艾灸双侧大钟,雀啄法各7壮,助阳气“入库”。

两穴一降一阖,形成“人”字闸门,是霜降针灸的“小周天锁”。

六、收笔之嘱——霜降只做三件事:缩、涩、藏

缩:缩作息,把“耗散”调到最小;

涩:涩津液,黑裹红、膏方前置,皆为“涩”住气血不外溢;

藏:藏神志,写忧法、冷藏室,都是让情绪“结霜”再融化。

做好这三件事,便是给冬季的“肾主蛰”打好了地基。待到冬至一阳来复,你才有足够的“本钱”去生发。霜降,不是凋零的尾声,而是“深根”的序曲。愿你在薄霜的清晨,听见自己体内阳气“咔哒”一声——安全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