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调研

文章来源:职教所发布时间:2014-04-17浏览次数:1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为了破解校企深度合作的难题,近年来,我国职教界进行了积极探索,出现了校中厂、厂中校、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等校企深度合作的形式。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莱芜职院)在办学实践中积极寻求发展道路,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与企业联合搭建平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与社会效益。   
     
一、莱芜职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做法
     
莱芜职院成立于2000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山东省莱芜市高新区。学院在校师生9000余人,设有机电工程、机械与汽车工程、冶金与建筑工程、师范教育与艺术等8个系,38个招生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是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莱芜职院以服务莱芜、辐射周边,工科为主、多科并举,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为办学定位,紧密联系实践,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办学思想,结合学院实际,选对路子、找准定位,先后与泰山钢铁、特变电工、福田雷沃重工、北京汇源、鲁南制药、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等百余家企业、行业协会建立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关系。几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范例——鲁缆模式
     
莱芜职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典型企业是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简称鲁缆公司)。该公司是高端电缆领域的知名民族品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及南方电网公司的核心供应商。学院与公司在彼此深入调研、沟通交流,增进互信的基础上,于201149日正式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起初,校企合作双方是学校专业培养+公司上岗培训的普通模式,双方从学院即将毕业的在校生中遴选部分优秀学生组建特变电工鲁缆班,学生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到企业实习或就业。由于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扎实,受到公司充分信任。校企双方决定深入合作,走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路子,在招生招工、人才培养、资源利用、文化建设、产学研用等领域全面对接融合。   
     
校企双方共同招生招工。莱芜职院和鲁缆公司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和方案,组成招生小组,到所在地的新泰一中和新汶中学等学校,通过共同宣讲和组织高三毕业生到学院、公司参观等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校企双方。学生入学前与鲁缆公司签订就业意向,入学后编入特变电工鲁缆班,并由鲁缆公司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的奖学金。这种双录取的方式让考生和家长吃了定心丸,不再为就业担心。2011年,学院仅在新泰市就招录特变电工鲁缆班学生100人,报到率100%。  
     
 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特变电工鲁缆班学生在学期间,由校企双方共商培养事宜,鲁缆公司派出技术骨干到学院任兼职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建设专业。除了特变电工鲁缆班的共同培养外,每周四是鲁缆公司在校的公开课时间,用于知识宣讲和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文化、员工素养、制度管理和专业知识等。学院还邀请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担任学院就业指导顾问,开展就业咨询和就业讲座,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鲁缆模式营造了一入学校门,就是企业人的浓厚氛围,学生的学习责任和企业归属感得到强化。   
     
校企双方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特变电工鲁缆班学生毕业前一年到鲁缆公司参加顶岗实习,学院负责制定顶岗实习计划,有针对性地确定实习内容与实习进度,并为每位学生建立顶岗实习档案。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学院和公司分别为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由双方共同管理学生。特变电工鲁缆班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和顶岗实习,经学院和公司考核合格后,即可直接留在企业工作。   
     
(二)覆盖多个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不断推进
     
鲁缆模式为学院在更多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范例,通过移植、加工和创新,学院的其他专业也陆续开展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如学院商务管理系和北京汇源集团鲁中有限公司合作,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师生获得了汇源2.5升清润、1.88升多果乐、红标矿泉水等产品在莱城地区的独家代理权,并在学院成立经营部,学院提供仓库、启动资金及车辆等。汇源集团派市场人员常驻学院经营部,帮助指导拓展销售渠道、管理和监督市场运行,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科建设、教学和学生实训。目前经营部营业额已过20万元,师生感受到了真实的经营情景,学习知识、适应市场、融入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   
     
二、莱芜职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特点
     
与一般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这种企业仅仅作为学校婆家的形式不同,莱芜职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先进技术、管理制度贯穿整个育人过程,双方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现了学院与企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融合。   
     
(一)服务企业、面向社会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定位   把为企业服务作为办学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具体体现。为企业量体裁衣的培养模式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标志。学院通过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用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另一方面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力,提高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服务特定企业的同时,学院将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专业,与本地区乃至外省许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更多企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还全力打造了汽车修理实训室、食品加工实训室等,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其产品和服务对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