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钳”心精技 “匠”心逐梦
记学院机械技术系2015届毕业生李鑫
“匠心,是不忘初心、是不断突破、是一种坚持的倔强、是一份探索的精神。”这句记在心头、写在本上的话一直是李鑫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
李鑫,2015年毕业于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就职于吉林石化中部检维修二车间;2017年,连续荣获吉林市“技兴江城”职业技能竞赛钳工组第一名、吉林市“技术能手”、吉林市“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
2015年入厂时,李鑫是一名钳工学徒。第一次走进现代化大企业,看到机械轰鸣的壮观场面,他的心灵受到很大震撼。他知道,在这样的大企业里“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要当工人,就要当一名技术过硬的好工人!”他暗下决心,一头扎进了装置现场,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白天他记下师傅的一招一式,下班后留在工作台前反复琢磨,节假日也都是在工作台度过。
在夯实基础技能期间他经历了很多个难忘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独立完成小乙烯402压缩机组轴瓦的拆检、测量和安装。第一次独立发现并且解决了小乙烯t402透平隔板腐蚀严重问题。第一次为了保证装置顺利开车加班到天亮。在学习、操作过程中,他记下详细的检修笔记并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总结研究,经过四个多月的锤炼打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动手能力快速结合,他终于可以被称为一名机泵维修钳工。
外人眼里,钳工活计很累很枯燥;在他眼里,钳工却是一门艺术,讲究锉、钻、锯等,“要想做得精,达到高水平,心得沉静下来。在每次加工过程中,我都会自动提高工件精度等级标准来要求自己。干活要讲究认真和责任。我们加工的零件很贵,几万元、十几万元的都有。从大处讲,要对国家财产负责;从小处说,要把活干好,不留一丝质量隐患。”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他开始钻研各种钳工工具、设备。每个月发了工资,总要拿出一部分钱来购买新工具、新设备,“慢慢把玩,细细钻研”。而在每次加工过程中,他都会对自己要求更高,把工件公差等级提高一个精度,10道的按5道做,5道的按2道做。精益求精的标准让他的技艺越发娴熟精准,终于迎来了大展身手的钳工大赛。
从8月22日选拔受训到11月18日摘得头筹是89天,从接到比赛选拔的兴奋,到练习中发现自己是基础最差的失落;从苦练后的希望,到接到比赛通知的紧张,一切都在走入比赛场地时化为平静。89天的努力、89天的坚持、89天的历练,都在赛场让他释放压力、绽放精彩,最终荣获钳工组一等奖的好成绩!
比赛过后,他继续跟着师傅进行装置维护,继续积累现场的实际经验,他说“我会继续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保持好学上进之心,当好一个‘工匠’,为公司扭亏创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鑫一路走来,斩获佳绩,取决于个人的拼搏努力,助力于师傅们的精心打磨,亦根植于母校曾经的培养。
学院作为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的“优秀”单位,辽宁省“双高”立项建设单位,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给学生提供了特有的企业环境和氛围、具有多项全国独创实训设备的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企业能工巧匠亲自授课的师资队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李鑫这样年轻奋进的“工匠”在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的土壤和根基!
窗体底端
机械技术系
2018年1月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