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讲授进行研讨。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洪军、副院长李晓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备课会。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嘉姝主持。
备课会上,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杨哲作为主备教师,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如何讲授六中全会精神做了详尽讲解;辅备教师孙博着重就授课内容和授课重点谈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其他与会教师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实际、“形势与政策”课各专题间的逻辑联系和思政课改革创新需求,对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对讲好讲深“形势与政策”课提出自己的具体建议,分享了授课经验,明晰了此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李洪军从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角度,与大家畅谈了自己的教学体会。他讲到,“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教师对“形势”的解读,使学生理解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进而把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实现青年人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把握时、度、效,又要注重知、理、情,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把握好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堂的时机、传授的程度;通过传授,不仅让学生从知识角度明白“是什么”、从理论和政策角度理解“为什么”,还要从情感角度认同、赞同并身体力行,从而切实提高课程的权威性、实效性和贴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