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由我校非遗社团主办的非遗剪纸课系列教学活动在勤学楼410教室成功举办,吸引20余名非遗爱好学生参与。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技艺示范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参与者在红纸翻飞间感受传统非遗技艺的魅力。
活动伊始,省级非遗传承人邸老师介绍了传承剪纸艺术的重要意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希望通过校园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随后,她系统讲解了剪纸发展史,从汉代起源到南北流派差异,配合多媒体展示吉祥纹样、神话传说等经典题材,使同学们对剪纸文化形成了立体认知。
在技艺展示环节,邸老师现场演绎喜鹊登梅剪纸创作。折叠的红纸在银剪流转间渐次成型,引来阵阵惊叹。教学环节中,老师分步演示基础技法,强调心静、手稳、眼准的要诀。实践阶段,参与者使用社团准备的专用工具,在指导下创作简易图样。从最初的纸张破裂到渐入佳境,同学们在反复练习中体悟匠人精神。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的文创展区成为亮点,社团成员将传统剪纸与现代生活结合,开发出书签、装饰画等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的作品。
本次剪纸课是本学期非遗进校园系列教学首场活动,未来将持续开展体验课程,通过青年视角创新非遗传承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活动有效增进了学生们对非遗的认知,为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探索出新路径。
(一审一校:杨哲 二审二校:金鑫 三审三校:王嘉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