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作者:文章来源: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13-06-05浏览次数:1822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是由省政府批准,省教育厅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共建、省内唯一一家校企合作办学的独立高职院校。

近年来,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省委振兴辽宁战略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办学、科学发展道路,凝心聚力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学院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标兵”、“平安示范校园”等荣誉;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首批建设单位”;2011年,学院党委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党委”。

一、带好一支队伍,作风优良,群策群力,“三个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1.以“三项活动”加强党建。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通过“亮牌示范”、“承诺践诺”、“展风采、树形象”等活动,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2.以“双型建设”推动党建。深入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落实“五项制度”,实现“五个转变”,树学风,强作风,被评为“锦州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A级单位”;加强“联系点”建设,开展“送温暖”工程,解民情,办实事,服务基层。党委和党支部民主测评满意度均为100%。

3.以“强基工程”夯实党建。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建立“四个一”党支部活动平台,推进党务公开,开展民主恳谈、党群议事、“绩廉双述”,开展“优秀党日”评比等活动,使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中,学院全部党支部均为先进。

4.以“丰富载体”促进党建。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打造党建网站、校内电视网络、广播站、校报、橱窗为一体的党建信息化平台,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等系列实践活动,开展党建理论研究,先后完成十余项党建课题项目,并编写出版《大学生入党简明读本》等教材。

5.以“党带群团”拓宽党建。在党委领导下,学院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工作。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和离退休老同志在学院民主管理、发展建设中积极献计献策,充分发挥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作用。

6.以“服务群众”展示党建。心系群众,建立扶困助学基金,开展结对帮扶、“百名党员教师访百家”等活动。关注民生,完成学院职工住宅小区改造工程,150余户教职工家庭直接受益。学院两级领导班子民主测评满意度均为100%。

二、创新双元办学,思想求同,效益求大,完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体制

1.构筑“互助双元”办学体制。学院实行同时接受省教育厅和锦州石化公司双重领导、以教育厅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校企携手组建学院领导班子。形成高职教育与企业员工培训“双轮驱动”格局,有力促进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与发展。

2.形成“校企共建”有力抓手。在学历教育上实行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计划、学生就业统一,在企业员工培训上实行教学资源、师资配备、机构设置、干部调整、培训功能和设备投入统一。形成校企“产权融合、领导班子融合、师资队伍融合、实训基地融合、教学培训融合”办学体制机制。

3.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共融。以“无培不稳,无培不活,围绕重点,做好融合”为校企合作思路,牵头组建锦州市化工职教集团,承办中国职业教育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对接高峰论坛,参加黑吉辽蒙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所作《校企深度合作案例报告》、《辽石化模式——楔入式校企合作实践与探索》等专题报告,引起广泛共鸣。

4.建立“开放多元”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学院西区实训基地,实行实践教学、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科研服务“四位一体”,打造知识整合、技能训练、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开放多元”平台,是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性实训基地、全国总工会职工教育培训百家优秀示范点单位。

三、坚持三字方针,立足发展,互助互融,构建“和、精、行”校园文化

1.“和、精、行”校企文化架构体系初步形成。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更新、校企合作的深入,校企文化差异逐渐显露。学院党委审时度势,以促进校企融合为目标,在调查研究、理念梳理等基础上,总结形成了“和、精、行”校企文化架构体系。

2.“和、精、行”校企文化架构体系推进办法。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校企文化建设,坚持育人为本,从规划设计、政策制定、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培训、宣贯执行、体系运行、质量监控等方面全面加以落实,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

3.“和、精、行”校企文化架构体系实现途径。在三字方针指引下,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校园,出版《“和精行”校企文化手册》,建成校企文化长廊、主题墙、标语窗,实训基地企业氛围浓厚,组织开展具有企业文化渗透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4.“和、精、行”校企文化架构体系成效凸显。提高了师生员工校企合作认知水平和“企业人”素质,推进了校企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和人才输出“双向互动”,建立了开放合作育人体系,推动了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学院也先后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

四、实施四项工程,作风求实,落实求严,全面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

1.“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工程。建设“善做会教,专兼结合”师资队伍,一是校企共建“双专业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师结构”的“三双”师资队伍;二是企业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有计划参与学院教学实践;三是实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四是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五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学院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突出贡献单位。。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创新石化行业一线高技能操作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企业技术能手全程参与教学实践;二是创新“岗位技能递进”等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优化构建课程体系;四是开发出一批“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课程。

3.“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一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骨干校首批建设单位;二是拥有多级多类财政专项、精品课程等名誉、名师等优秀个人、优秀教学团队等先进集体;三是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四是涌现出省十大杰出青年等优秀学生代表。

4.“学生就业乐业”成长工程。立德树人,广开学生就业乐业渠道,一是学院被列入中石油等企业用人招聘项目学校计划;二是学院提供300%以上就业岗位,形成“一次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用人单位满意率高、学生就业质量高”和“提供招聘岗位多、就业单位层次多、就业单位地域多”的喜人局面,被评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受到省政府通报嘉奖。

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院党委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坚持把力量凝聚到推动学院科学发展上来,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坚持校企合作办学、走内涵式差异化发展道路,立德树人,开拓创新,大力培养面向石化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党的教育事业,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建设富庶文明和谐新辽宁而努力奋斗!

中共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1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