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初秋送爽。9月29日,在学院精心安排、师生共同努力下,744名化院学子顺利完成了一场从古塔校区到滨海校区的大搬迁。这次“迁徙”,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以生为本”的校园温度直抵人心。
PART 01 老师们靠前服务,搬运行动有“温度”
搬迁当天,校园里处处可见忙碌的师生员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每一位同学精心准备了坚固耐用的打包袋,以方便大家整理行李。老师们提前到达宿舍搬迁现场,他们不仅在现场就搬迁注意事项进行叮嘱,还全程协调跟进。对于行李较多的同学,他们主动提供帮助进行搬运;若发现情绪焦虑的同学,则耐心安抚并答疑解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亦师亦友”的温情关怀。

PART 02志愿者全程服务,搬运行动有“速度”
搬迁当天,整个校园内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在各个楼宇之间来回穿梭,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他们肩扛着沉重的行李箱,手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尽管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衫,但他们依然忙碌着,没有片刻的停歇。与此同时,同学们也纷纷加入到搬迁的行列中,彼此之间互帮互助,默契配合。有的同学负责打包整理,将书籍、衣物等物品分门别类地装入箱中;有的同学则负责搬运,小心翼翼地将行李从楼上搬到楼下。整个搬迁现场虽然忙碌,但却洋溢着欢声笑语,充满了团结友爱的氛围。这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温情与力量的搬迁画卷。

PART 03 开学新一课 共赴新征程
搬迁不只是空间转移,也加深了情感与文化的交流。搬迁的同学拖着行李面临身心考验,同学援手能减轻负担,让他们感受“被接纳”的温暖,缓解紧张、消除陌生,为融入校园奠定情感基础;参与帮助的同学借此学会担责、关怀同伴,开启友谊,让同级联结更紧密;对学校而言,自发互助是“友爱互助”文化的体现。大学通过善意传递,将“利他”理念植入学生心中,培育“共同体意识”。日常沉淀的互助精神会塑造学生价值观,让温暖在校园传递,成为滋养青春的“无形养分”。

PART 04 搬迁落幕,关怀继续
寝室搬迁工作虽已完成,但关怀并未止步。学院将全面总结此次工作经验,持续优化寝室管理机制,并且密切关注学生在新寝室的适应情况,全力营造安全、温馨、便捷的生活环境,以助力学生在新环境中安心生活、专注学业。



